企缸易
更新日期﹕2025年6月01日 (持續更新)
拆除及清走舊有企缸/浴缸。
接駁企缸去水。
企缸底用防水料混合英泥沙漿做防水層。
修補磁磚。
重鋪舊浴缸位置牆身磁磚及新做企缸面鋪磁磚。
面積60″ X 30″ 以內。
原有企缸/浴缸高度
1.8米高度 +$5,000
到頂(無假天花或天花間隔) +$8,000
工作時間: 3個工作天/起
請立刻whatsapp我們,企缸工程/浴缸轉企缸,快速搞掂。
你只需預約我們,簡單方便,我們上來就可以啦!
浴缸改企缸的費用通常在$16,000到$30,000之間,
這取決於工程的複雜程度和使用的材料。
浴缸轉企缸,需要清拆舊浴缸、牆身防水批盪、新造企缸地台、
安裝水喉、鋪磚和安裝浴屏門等工序。
浴缸改企缸 $18,000
鋁質浴屏 $4,000起
不銹鋼浴屏 $4,800起
浴室假天花
(包兩盞LED燈, 清拆舊假天花,另加$500) $3,200
浴室地下重鋪 $10,000
水喉升高 $4,500起
全浴室重鋪 $65,000起
日式浸缸 $34,000起
改企缸, 前面沖涼, 後面放洗衣機 $34,000起
浴缸轉企缸的防水工程主要有基層處理、增強層施工、接縫處理和養護等步驟。
浴缸拆除後,需要重鋪磁磚和重做防水層,才能確保新的企缸區域也能保持乾燥。
詳細步驟
基層處理:確保舊浴缸區域的地面乾燥、平整,並清理雜物,打好施工基礎。
增強層施工:在基層上施做防水層,加厚防水層,提高其穩定性和抵抗水的能力。
接縫處理:針對接縫和角落等容易漏水的位置,進行特殊處理,防止漏水
養護:施工後,保持防水層乾燥,讓其充分固化,發揮最佳效果。
注意事項
浴缸拆除後,需要重新鋪設磁磚和重做防水層,這也是額外的費用。
防水工程的費用會因材料和工法而異。
價錢合理透明,準時完工,解釋清楚
黃生
工程快靚正!兩位師傅都好好
連小姐
報價流水清晰,細心講解
林生
超快手,跟進好足,總之真係幫到手!
Ray
我們是政府認可一站式的專業企缸工程公司。
我們是香港建造業議會註冊工程公司,擁有多年企缸工程經驗,榮獲ISO45001、ISO9001、ISO14001認證。
近年,愈來愈多人裝修浴室時,「捨浴缸,取企缸」,除了因為企缸能節省空間、清潔方便,也因企缸有助減少家居意外。
大廈結構限制企缸地台高度
浴室去水為了美觀和方便,很多戶主都想盡量降低企缸台階的高度,甚至要求追平浴室地台,
但要注意這個高度,其實是受限於大廈結構,特別是外牆去水喉位的高度及U型隔氣管的位置 (「隔氣」即防止大廈去水喉細菌、臭氣倒流入屋的裝置) 。
消委會亦有建議戶主留心U型去水渠隔氣!
情況1:隔氣管安裝在室外
在此情況下,若要降低洗手間企缸地台高度,可能需要改動浴室室外去水喉位置,而這涉及外牆工程,需要搭棚並通知大廈管理處。
進行此類工程亦要小心影響排水功能,確保廁所室內去水位不會低過室外去水喉。
情況2:隔氣管安裝在室內
在這種大廈結構,浴室企缸台階要包含需要遷就U型隔氣管的高度,一般台階都會很高。
你可以要求師傅做去水喉時,在地台打坑打深點來藏喉,這要因應樓板厚度,未必能完全藏好整條隔氣管;
另外亦可將隔氣管改為安裝在室外(即改成情況一),令地台只需留較少許位置予水喉,但當然需要搭棚以及與大廈管理處溝通。
情況3:隔氣管安裝在樓下天花
有些屋苑會將浴室去水的U型隔氣管藏於樓下天花,如果你打開假天花,看到有一個由樓上單位洗手間延伸下來的喉管,那大廈就很大機會屬於這種結構。
這類企缸的台階通常本來就比較矮,較為美觀,但反過來如果想進行改動,難度亦非常大。
拆浴缸轉企缸,有機會破壞舊防水層和水喉,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將浴室「全爆」,即重鋪磁磚、防水層、水喉等。
如果你有特別原因,例如裝修預算緊絀,想只轉企缸而不做其他浴室工程,就需要提早與師傅溝通,因不是所有師傅都願意接此類工程。
防水層滲水風險
拆掉浴缸之後,在原有位置重造防水層是指定動作,但滲水風險依然存在。
首先,補回的防水層可能與舊防水層有空隙;
第二,清拆浴缸過程的震動極大,有機會令其他瓷磚的防水層受損。
補回防水層後為浴室試水,可以減低日後滲水的風險,不過始終不如整個浴室重造防水效果好。
水喉漏水風險︰
與防水層一樣,原有水喉在清拆途中亦有機會因震動而破損,有需要的話戶主可以請師傅為水喉進行「谷水」確保狀態完好。
師傅在施工過程中會盡量不破壞水喉,但一旦發現水喉漏水,師傅就要重造來去水喉,因此引致的額外費用,通常要用戶主承擔。
「地漏」即自帶隔氣的企缸去水蓋,它比U型隔氣管慳位,因此有些戶主為求降低浴室地台高度,用它取代U型隔氣。
但有兩點需要留意:地漏阻隔臭氣的能力通常較U型隔氣差,而且洗澡時可能令到浴室去水較慢。
防水層與試水要求
大部份廁所企缸都是由磁磚砌成,而在鋪磁磚之前,整個洗手間都需要先做「防水」,即是將防水物料施加於地台和牆身,以阻止水滲入石屎中,漏到下層或牆外。
為了避免日後滲水,最好要求師傅做防水後,在淋浴位置試水。
其他注意事項
企缸地台斜水︰地台去水每1直米,建議傾斜度有5-10毫米
企缸龍頭高度︰由於與浴缸高度不同,建議由地台起計高600-700mm,水喉亦可改位,藏喉入牆更美觀
企缸試水︰建議試水時間8-24小時
改動座廁位置︰需要改動更多水喉位,藏去污渠有難度,最好與師傅先溝通
日式風呂 / 砌缸︰水喉位處理與企缸大致一樣,試水就需要浸滿三分二,等1-2日
建築結構限制淋浴間地台高度
許多業主希望淋浴間的地台越低越好,甚至與浴室地面持平,既美觀又方便。
然而,地台高度實際上受到建築結構的限制,特別是外牆排水管的位置和 U 型隔氣管的位置。
3種不同的隔氣管安裝情況:
隔氣管安裝在室外
挑戰:如果隔氣管安裝在室外,想要降低淋浴間地台高度,可能需要改動外牆的排水管位置。
注意事項:這涉及外牆工程,需要搭建棚架並通知大廈管理處。此外,必須確保室內排水口不低於室外排水管,以免影響排水功能。
隔氣管安裝在室內
挑戰:當隔氣管安裝在室內時,淋浴間地台需要考慮 U 型隔氣管的高度,通常會較高。
解決方案:你可以請師傅在地台下方開槽,加深地台來隱藏管道,但這取決於樓板的厚度,未必能完全藏住隔氣管。另一種方法是將隔氣管改裝到室外,但同樣需要進行外牆工程,並與管理處溝通。
隔氣管安裝在樓下天花
特點:有些樓宇的 U 型隔氣管安裝在樓下單位的天花板中,這樣淋浴間地台可以做得較低,美觀度更高。
限制:如果需要改動,施工難度較大,而且需要與樓下住戶協調。
防水處理是關鍵
在鋪設瓷磚之前,必須為整個浴室做防水處理,包括地台和牆身。
防水高度建議在淋浴區域做到 6 呎高,並進行 24 小時的防水測試,確保沒有滲漏問題。
瓷磚選擇:牆磚和地磚的選擇需要考慮防滑性、耐磨性和美觀度。大小、材質、顏色都需要與整體設計風格相匹配。
防滑地磚:特別是在淋浴區,防滑地磚是必須的,保障家人安全。
浴缸改淋浴間,最好全面翻新浴室
當你計劃將浴缸改為淋浴間時,可能會破壞原有的防水層和水喉。因此,建議對整個浴室進行全面翻新,包括重新鋪設瓷磚、防水層和更換水喉。
防止滲水風險
挑戰:拆除浴缸後,新的防水層可能與舊的存在空隙,容易引發滲水問題。
解決方案:全面翻新可以避免此類問題,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和有效性。
水喉檢測
建議:在施工後進行水壓測試,確保水喉沒有漏水問題。如果發現問題,及時更換,避免日後出現麻煩。
水電工程的重要性
全面更換來水銅喉和去水 PVC 膠喉,確保水質和排水順暢。水電工程關係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必須保證施工質量,選用優質的材料和設備,確保系統穩定可靠。
選用優質潔具
選擇高品質的衛浴潔具,如座廁、洗手盆、淋浴設備等,既提升生活品質,又減少日後維修的可能性。
在設計淋浴間時,地面排水的設計至關重要。除了傳統的 U 型隔氣管,還有地漏等選擇。
優缺點分析:地漏
優點:佔用空間小,可降低地台高度。
缺點:防臭效果可能不如 U 型隔氣,排水速度可能較慢。
U 型隔氣管
優點:防臭效果好,排水速度快。
缺點:可能增加地台高度。
地台傾斜度
淋浴間的地台應有適當的傾斜度,每 1 米長度傾斜 5-10 毫米,確保排水順暢,避免積水問題。
水龍頭高度
淋浴間的水龍頭高度一般設置在地面以上 600-700 毫米,方便使用。可以考慮將水喉埋入牆內,提升美觀度。
防水層和試水要求
防水層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浴室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。
防水高度: 淋浴間的防水層應做到 6 呎高,其餘區域做到 3 呎高,確保牆體不受潮。
防水材料: 選用優質的防水塗料,確保防水層的耐久性。
試水測試: 防水施工完成後,進行 24 小時的閉水測試,觀察是否有滲漏情況。
重視施工細節
在防水施工中,牆角、管道接口等細節部位是重點防水區域,需要仔細處理。
通風與乾燥
浴室應設計良好的通風系統,保持乾燥,減少霉菌的滋生。
改動座廁位置
挑戰:需要改動排污管道,施工難度大,費用高。
建議:非必要情況下,盡量避免改動座廁位置,或提前與專業師傅評估可行性。
安裝智能座廁
預留管線:安裝智能座廁需要提前預留電源和淡水喉,確保後期安裝順利。
日式浴池或砌浴缸
施工要點:水喉位處理與淋浴間類似。試水時需要注滿三分之二的水,靜置 1-2 天,確保無滲漏。
工程保險:在施工開始前,購買工程保險,保障施工期間的意外風險。
現場保護:對施工區域和公共區域進行保護,防止損壞。
完工後的清潔
甲醛處理:通風透氣,必要時進行甲醛測試和治理,確保室內空氣質量。
全面清潔:對整個浴室進行徹底清潔,確保可以安心入住。
水管和防水層的破壞
問題:拆除浴缸可能破壞原有的水管和防水層,若未重新鋪設,容易引起滲水或漏水問題。
解決方案: 建議全爆(重鋪瓷磚、防水層、水管等) 以避免日後問題,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。
企缸地台高度問題
問題: 企缸地台高度可能受到大廈結構限制,如外牆去水喉位和U 型隔氣管位置,若想降低地台高度,可能需要變更室外去水喉,牽涉到較大的工程。
解決方案: 需要事先與大廈管理處溝通,並評估工程的可行性和成本。
滲水問題
問題: 拆除浴缸後,新防水層與舊防水層可能存在空隙,導致滲水。
解決方案:全面翻新可以避免此問題,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和有效性。
去水位的選擇
問題:需要選擇合適的去水位,例如可拆式或暗藏式,確保去水暢通和容易清潔。
解決方案:選擇合適的去水款式,並注意企缸駁位的高度與防水層的關係。
其他
問題: 企缸地台高度需計算駁位高度與斜水高度,且至少要預留20mm 以作加面磚及英泥之用。
解決方案: 仔細計算並預留足夠空間,避免日後問題。
WhatsApp us